策略二的基础是建立在股票价格变动的另一种情况上,也就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前面说过,股票作为一种可交易的证券品种,他本身有一个内在价值,股价会围绕着这个内在价值波动。而且在市场的实际情况中,这个波动的幅度非常大。价格波动的根源就是供求关系,供大于求的时候股票价格下跌,甚至会低于内在价值,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上涨,可能会大幅高于内在价值。
如果做一个简单的比喻的话,市场就像老式座钟的钟摆,内在价值是正下方6点钟方向这个位置,而市场一旦运行起来的话,情况就像钟摆的摆动一样,很少停留在内在价值这个位置上,而是从最左边摆动到最右边,但是总会有和内在价值重合的时候。只有市场停止运行,就像座钟失去动力一样,它才会恰好停留在内在价值这个位置上,如右图。
趋势交易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在市场最低点买入,在最高点卖出。但是实际操作中这基本是一个不能完成的任务。我们能做到的应该是在上涨趋势确立的时候买入,在下跌趋势产生的初期卖出。
这种策略其实是大多数刚进入股票市场的新手的最初想法,因为投资者参与股市之前,或多或少对股市都有一点点了解。很少有人是完完全全一点功课都没做就盲目入市的。大多数投资者都很清楚一个事实,就是短线很难做,自己本身有工作或其他事情,也不可能去每天盯盘做短线。都知道对于自己最有利的是选择一只股价相对合理的股票持股待涨。但是实际情况中,往往坚持这样做的投资者是少数,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完整的策略。那么持有多久,上涨到一个什么样的价位才算合理?如果买入之后短期没有上涨反而下跌应该怎么处理?这些是实际操作中经常发生的情况。在入市之前没有清晰地规划好,导致股价一出现变动就马上手忙脚乱,无所适从,在心态的变化下很快偏离了最初的投资策略。
例如大多数投资者其实都是在一段牛市的中后期被周国朋友在股市里获利的实例或者是媒体的报道中被财富效应吸引进股市的。入市之后往往在短期就出现了获利,但是这时候分化就开始了,有些投资者在获利百分之十以上的时候,害怕利润在调整中失去,就容易卖出,选择换股。有些投资者的股票有一点小小的涨幅,但是一看周边的朋友,盈利幅度比自己的大很多,马上就觉得自已选择的股票不够好,于是选择调仓换股。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操作从趋势性交易快速滑向短线频繁交易。还有一部分投资者一直持有自己的股票,但是进场时间毕竟是中后期,持有时间过长之后市场开始转为下跌,而投资者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卖出,随者下跌趋势的一步步加深,从盈利变成亏损,甚至是套牢,干脆继续不交易,从趋势交易变成被动的超长线持有。
所以选择趋势性交易的投资者,重中之重就是建立和完善一个完整的交易策略,从买入到卖出,对市场整体情况的判断以及应对措施都包涵在内的一个完整体系。
趋势交易的两种情况
趋势性交易在实际中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个股的趋势,一种是整个市场的趋势。为了使得这个策略在判断和操作上相对简单,而能被大多数投资者掌握和使用,这里我们选择整个市场的趋势变化这种情况。因为整个市场的趋势变化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牛市和熊市,牛市中绝大多数股票会上涨,在普涨中,即使对个股分辨能力稍弱的投资者也会有不错的收益,但是只着眼于一只股票的趋势交易比较容易被整个市场环境影响,难度相对较大。
所谓股市是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晴雨表,导致牛市出现的情况要么是宏观经济运转良好,股市中大部分上市公司经营发展状况优秀,股市随着经济的繁荣而崛起。要么是流动性相对充裕,在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下,流动性进入股市寻找相对于其他途径较高的投资收益。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牛市,直接的作用力是来自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供求关系的变化情况往往可以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细节来观察,就像前面故事里卖茶鸡蛋的大妈一样,没有太多经济学基础的普通投资者也可以办得到。
说得再直白一点,供求关系就是大家对股票的态度是想要还是不想要。但是为什么在实际中,大妈在所有人都不买股票的时候买入,所有人都想买的时候卖出这样的操作成功了,而大多数人在所有人都想要的时候买入变成了追高被套?供求关系不是说大家都想要的时候,供不应求应该是上涨的吗?
其实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当股市赚钱效应被放大,大多数人都买入的时候,股价就会因为供不应求而达到顶峰,因为这种供不应求已经无法维持,没有新的、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每一张新的卖单都将变成供应,而市场里没有新增资金将需求进一步转化为成交,更不要说股价达到高位之后一些大资金量的市场主力开始撤出时的供求变化了。
只有像大妈那样人弃我取的办法才是正确的,在供不应求的情况初期就进行持有,等待供不应求的情况出现,持有的股票价格被推高而获利。
这种策略在实际应用中,最好也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对市场参与者进行心理分析。在所有人都不想买股票的时候,就是最佳的买入点,而当所有人都选择买入的时候卖出。新增股票账户数量和证券账户持仓比,这些数据在网上都可以查询到,不关注这些数据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大家是谈股色变、避之不及,还是银行网点里排起长队,大家踊跃购买基金也可以进行判断。